3月22日晚,作為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劇目之一,由謝濤領銜主演的晉劇《于成龍》在北京天橋劇場精彩亮相。現場座無虛席,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


晉劇《于成龍》主要講述了:于成龍因遭誣陷被免職,在離任途中為不讓官民沖突,避免傷亡,為民請命,立下軍令狀,上山安撫有故交的、被誣陷的落草英雄劉君孚,于成龍單騎上山,身臨險境,勸降成功。于成龍先行下山,在約定了劉君孚下山歸降之際,劉君孚延誤未到,于成龍為了給劉君孚爭取更多時間,拖延急切殺戮搶功的官兵,親身阻擋,最終等到了劉君孚的到來。全劇主要歌頌了于成龍身不在官職,為國家與百姓的利益著想,并付出劇中一系列有效行動的擔當精神。

于成龍是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是清朝康熙年間著名的廉吏,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的愛戴贊譽。新編歷史晉劇《于成龍》故事情節曲折、矛盾沖突尖銳,在賦予于成龍以清廉為底色,表現其“德能俱備”的基礎上,還進一步提出了于成龍的為官主張,即“待民要寬,治吏當嚴”,弘揚了清廉精神,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

由一位女老生來演清朝戲,可算是該劇的一大亮點。主演謝濤為了《于成龍》剃掉滿頭秀發,這種精神也得到戲迷點贊。晉劇《于成龍》一路走來,得到了相關專家、領導與媒體的熱捧,更是獲得了有關高層次藝術活動或評比的認可,火爆程度始料未及。
演出中,謝濤唱腔渾厚,舉手投足間,既有文人的儒雅,也有官員的氣度,再加上臺上眾演員扎實的臺功,引發了全場數次掌聲與叫好。
演出結束后,現場觀眾久久不愿離去。
回顧歷史是為了觀照現實,《于成龍》這部戲不僅展示了晉劇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將于成龍民本思想的士大夫情懷展現給觀眾。告訴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當官不當官都要同樣有擔當,做官不做官都要同樣忠心為民”。





謝 濤 小檔案
謝濤,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文聯副主席,山西省劇協主席,太原市文聯副主席,太原市劇協主席,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國務院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獲文化部頒發的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上海“白玉蘭戲劇主角獎”、法國巴黎中國戲曲節“最佳女演員獎”、中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金孔雀表演大獎”等多項國家及國際大獎。
擔任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文化部優秀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山西省跨世紀文藝新星、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山西“十大”文化創新人物等榮譽稱號。
代表作品:《于成龍》《傅山進京》《爛柯山下》《范進中舉》《丁果仙》《打金枝》《三關點帥》《齊王拉馬》《蘆花》《舍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