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房地產只有一種玩法,就是買地賣房。近兩年,“互聯網+”也成為了樓市熱詞,各大品牌房企紛紛以不同方式跨界與互聯網聯姻,各顯其能,開始從產品時代邁入了內容時代和運營時代,以內容定義產品、以運營定義開發。
“互聯網+”思維帶來全新思路
與傳統商業模式相比,“互聯網+”最大優勢在于個性化和用戶體驗,在與用戶交流中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因此,對于品牌房企而言,“互聯網+”思維帶來的是全新的運營思路,并對品牌推廣和后續服務產生巨大影響。
據觀察,自2015年開始,多家房企先后在“互聯網+”上發力。萬科開發“住這兒”APP,打算解決互聯網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SOHO中國推出SOHO 3Q,宣布自己轉型成為一家互聯網公司;
萬達聯手百度騰訊鼓搗起了電商,并將電子商務列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綠地集團推出的GClub全球會員平臺,試圖實現航空、銀行、醫療等板塊的會員服務功能;
以碧桂園推出“鳳凰通”APP熱炒“全民營銷”;
各家房企爭先恐后地在微信上開通企業公號/服務號,展開內容營銷……
今年6月初,魯能集團與互聯網電商巨頭京東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出一系列創新型客戶增值服務計劃。
業內專家認為,從多家房企跨界“互聯網+”的社群營銷、大數據營銷、場景營銷、金融營銷、事件營銷、自媒體營銷等模式,到魯能與京東合作推出客戶增值服務計劃,房企跨界“互聯網+”的側重點一直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據了解,此次魯能與京東合作的重點,則落到了追求雙方資源的協調、均衡和有效整合配置上,試圖讓內容、場景、服務和用戶更為精準地對接、整合,達到放大實體產品和內容,形成服務時空不斷延伸、效率不斷增強的效果。
創新“互聯網+”的新戰略
只有深刻理解房地產在“互聯網+”下的嶄新內涵,才能準確把握房地產新的發展規律,在創新的時代贏得先機和主動。魯能與京東的戰略合作,使魯能成功消除了線上線下的阻隔,完善了地產生態鏈,通過為客戶提供增值購房服務,全面地提升了消費者的購房服務體驗。
魯能集團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本著創新、引領、共贏的原則,我們將主要在互聯網金融、客戶體驗升級、客戶增值服務等方面陸續展開合作。”雙方合作的第一個項目是“客戶增值服務計劃”。
據了解,“客戶增值服務計劃”是指客戶通過京東金融購買魯能旗下住宅項目,無論最終是否成功購房,客戶皆可獲得高于銀行存款和“寶”類產品的購房禮金;若最終成功購房,則可翻倍享受購房禮金。自6月9日起,該產品已經正式在京東金融平臺面世,覆蓋魯能旗下位于濟南、重慶、宜賓、文昌、海口等城市的十余個項目。
地產白銀時代的新玩法
其實,在新的經濟發展形態下,魯能集團舞劍“互聯網+”,已并非首次。當房地產進入白銀時代,“互聯網+”也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全新驅動力。因此,在傳統的房地產銷售之外,魯能集團開始大膽嘗試“互聯網+地產”的新玩法。今年1月中旬,魯能集團打造的全新“互聯網+”產品——魯能泰山度假俱樂部上線。
據魯能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俱樂部是一個以共享經濟為指導、基于“互聯網+”的旅游度假產品,“是魯能集團所屬的輕資產運營、依托于集團公司資源、以中高端物業整合租賃服務為核心業務,為客戶提供旅行、度假一體化服務的專業運營商。”依托移動互聯網技術對集團現有的客群、酒店、物業、商業旅游等資源整合后,俱樂部為新老業主提供高標準的管家、托管、交換服務,確保房屋保質、保值、升值,受到了業界和消費者的贊揚。
時隔不久,魯能集團又于今年4月中旬發起成立了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跨產業、多樣化的增值服務平臺——“魯能會”會員俱樂部。據介紹,“魯能會”打通了線上線下的服務鏈條和魯能集團各產業模塊,可以讓會員享受到魯能集團旗下地產、商業、酒店、旅游、體育、健康、娛樂、電商、理財、養老、紅酒以及魯能泰山度假俱樂部等各產業模塊的服務資源。
中國客戶管理產業創新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史雁軍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魯能會”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平臺”概念,一個全面了解客戶需求的平臺;一個幫助魯能提升和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平臺;一個充分依托集團優勢,與聯盟合作伙伴聯手的平臺;一個以服務創新帶動服務提升的動態平臺。
“魯能集團涉足‘互聯網+’,將為魯能集團的發展和創新注入新鮮的活力,讓魯能集團的強勢表現長久持續下去。”該負責人表示,魯能集團的年度銷售計劃在5月7日已經完成過半,在實現傳統銷售模式和網絡營銷模式的“雙輪驅動”下,魯能集團年度銷售計劃的完成腳步將裝上“加速器”。
最后,該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攜手京東,將為魯能集團下一階段的戰略發展打好基礎,加快轉型步伐,有利于提升魯能集團品牌度,抓住年輕用戶,實現利益最大化。”